今天你擺地攤了嗎?
2020-06-11 來自: 蘇州燕南飛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219
6月1日,李總理在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時,點贊地攤經濟也高大上,稱地攤經濟、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,是人間的煙火,是中國的生機。
1. 地攤經濟或成今年風口
為應對新冠疫情沖擊下的就業危機,我國多個城市放寬了對“地攤經濟”的管制。
擺攤熱度持續上升,據百度搜索大數據統計,“擺攤技巧”相關熱度創十年新高。近7天“擺攤技巧”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暴漲655%,達到10年來高值。
數據來源:百度搜索大數據
在擺攤種類上,將近57%的調查對象選擇賣小吃。
數據來源:@今日新聞統計
五菱宏光自從推出翼開啟售貨車助力“地攤經濟”,股價暴漲,盤中漲幅一度達到120%。
作為傳說中秋名山車神專用座駕的五菱宏光,搖身一變成為地攤經濟的正規主力軍,夜市出攤高富帥的標配。
站在風口上,豬都能飛起來。餐飲攤鋪會成為2020火熱的風口嗎?
2. 餐飲頭部企業躍躍欲試
百勝中國從6月4日起,在多地試點推出餐車業務,以響應“地攤經濟”。其公司旗下主要兩大品牌肯德基、必勝客推出了移動餐車,以發展早餐及夜宵市場。
而一些網紅飲品店也蠢蠢欲動,喜茶在微博上征集“擺攤合伙人”,并真的擺了一個“阿喜茶攤”,蜜雪冰城在朋友圈曬出了奶茶車的圖片。
餐飲頭部企業進入擺地攤陣營,似乎成為品牌餐企要開始擺地攤的信號。
3. 擺地攤的自我修養
對于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餐飲行業而言,針對目前的“地攤熱”,餐飲品牌是搶占紅利主動出擊,還是冷靜一下再觀望觀望呢?
擺地攤的確可以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消費需求,肯定有人能賺錢,但肯定不是每一個人都賺錢。
為了深(不)入(上)研(班)究(擺)擺(攤)地(暴)攤(富)這門技術活,我讀完了這本《城市地攤財富秘籍》。
書中指出,要擺地攤,首先得了解地攤主要的消費人群。
一種屬于愛撿便宜的人,他們對于價格非常敏感,心里知道便宜的東西質量肯定差點,但也能接受。
第二種就是圖方便的人,他們既不圖便宜,對質量也不是很敏感,只是沒時間去店里或超市買,他們會選擇順路在地攤上圖個方便。
對于餐飲地攤而言,核心的目標群體應該瞄準那些圖方便的人群。
所有的餐飲品牌都適合擺地攤嗎?餐飲攤鋪固然會分走一部分的客流,但不考慮自身品牌情況,對自身品牌定位及發展方向不清晰,一股腦子沖沖沖,只會撞得頭破血流。
肯德基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對“地攤經濟”做出反應,是因為早在2018年,肯德基依托已建成的數字生態系統,開始探索店外場景,在國內在多地試點推出移動餐車等服務模式。
喜茶創始人在2016年就曾嘗試過街頭擺攤,而蜜雪冰城的老板本身就是從擺地攤起家。
除了有經驗之外,這些擺攤的餐飲品牌本身售賣的餐品都有以下幾個特點:
· 人均客單價均不超過30,價格低人人都能接受;
· 均為常見的大眾餐飲品,受眾廣泛;
· 餐品制作流程簡單,出餐快,效率高;
· 餐品成本低,人工成本低,成本把控合理。
所以這就是為什么餐飲攤上幾乎都是奶茶、漢堡、燒烤、關東煮、米面炒飯類,很少會有單價高制作繁瑣的小眾餐品出現。
如果一家定位中的日料店去擺地攤,不僅不能達到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果,反而還會招來差評,損害品牌形象,更不利于品牌的長久發展。
餐飲品牌如果想在這個風口上蹭熱度做營銷,要借力而為,發揮自身品牌的特性,順勢而行,否則將會為自己一時的沖動買單。
4. 餐飲擺攤指南
當一家餐飲品牌下定決心要在地攤上闖出一番天地,或者是借助地攤經濟做營銷拉新時,如何從在地攤界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老攤販中脫穎而出,除了自身餐品的品質和選址外,以下兩點可謂是重中之重。
· 特點鮮明的喊貨口號
要想在氣勢上壓倒競爭對手,尤其是在環境嘈雜的攤鋪一條街,可別小看了喊貨帶來的巨大影響。
重要的是,喊貨還能讓顧客的注意力從遠處就能被緊緊地抓住,并且知道賣的是什么。
來看看前段時間在網上爆火的幾個口號:
童言無忌版:窩窩頭!一塊錢四個!嘿嘿!
母子情深版:烤山藥,熱乎的,好吃倍兒甜。
孩子:媽媽我想吃烤山藥!
媽媽:吃,吃大塊的,兩塊夠嗎?
孩子:夠了,謝謝媽媽,媽媽真好!
狂暴無情版:誰TM買小米??!
自暴自棄版:菠菜菠菜!賤賣!菠~菜!
這些口號簡單、魔性,傳播性極強,從而掀起了一陣全民模仿熱潮。
未見其攤,先聞其聲。因此,喊貨口號的內容構思不容小覷。如果內容夠新奇夠有趣,就能實現一次遠程引流。
· 辨別度高的視覺設計
人都是視覺動物,辨別度高的視覺設計決定能不能留住尋聲而來的消費者,促進下單的轉化率。口味和服務則決定消費者的復購率。
一家餐飲攤架如何進行視覺設計需要依據品牌的調性來決定。
除了攤架的設計外,宣傳單頁、活動海報、易拉寶展架,甚至是打包的外賣包裝都需要依托配套的VI設計來實現。
地攤經濟點亮了城市的煙火味,為城市夜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。
2020已經過去一半,愿剩下的半年里所有餐飲店鋪家家燈火通明,家家都有煙火氣。
蘇州價值文化傳媒,專注餐飲品牌VI設計。